首页 > 实用文 > 教学反思

《小马过河》教学反思

时间:2024-09-30 15:51:06
《小马过河》教学反思

《小马过河》教学反思

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,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,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,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?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《小马过河》教学反思,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《小马过河》教学反思1

低年级的小学生形象思维(直观思维)占较大优势。教师可以根据低年级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,结合教材特点,精心设计课堂教学,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。

在《小马过河》一课中,有这样三句话: 1.老牛说:“水很浅,刚没小腿,能趟过去。”2、松鼠认真地说:“深得很哩!昨天,我的一个小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。” 3、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,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。

为让学生理解上面三句话,领会课文的重点、难点,我采用了直观演示法,创设了一个“场景”。在一口玻璃缸里盛了适量的水当作一条河。先把老牛的塑料平面模型放进水中,水刚没老牛的小腿。接着把松鼠的塑料平面模型放进水中,水把松鼠整个淹没了。最后把小马(背上画有半口袋麦子)的塑料平面模型放进水里,水刚没小马的大腿。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,比较老牛、松鼠、小马的平面模型,明白了老牛为什么说水“浅”,松鼠为什么说水“深”,小马试了过后为什么说水不深也不浅。学生亲临“场景”,观而生感,观中明理,激发思维的火花。由此,学生懂得了做事不能光听别人说,要动脑筋去试一试的道理。

《小马过河》教学反思2

《小马过河》是一篇童话故事,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塑造了老马与小马等几个动物的鲜明形象,内容生动有趣,语言活泼,浅显易懂,告诉我们:别人说的是不是对的,要动脑筋思考,并亲自试一试,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。本课教学主要是通过“设疑激趣—品读—表演—讨论”等方式,引导学生学习、感悟到课文所蕴含的道理,同时还要注意透过教学渗入德育及安全教育,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。具体如下:

一、设疑激趣、故事引入。

通过问题引起学习兴趣:(1)小马为什么要过河?(2)小马是怎样过河的?遇到了什么困难?他都问了谁?(3)小马过了几次河?它最后过河了吗?带着这四个问题在观看《小马过河》故事后,快速阅读课文、思考,再以自主、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。

二、创设情境的角色扮演,指导朗读对话,体会句号、问号、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,从演中悟,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。

本文对话很精彩,尤其是对话的提示语充分展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性格特点。课文中老马、小马、老牛和松鼠4种角色说话语气符合自己的身份,由于对话内容不同,说话的语气也富有变化,同时,这4种角色的身形不同,因此,我根据老马、小马、老牛、松鼠的体型,在班上选了身高较高的同学扮演老牛和老马,一般高的同学扮演小马,较小个的同学扮演松鼠这4种小动物,还让一名同学读旁白部分。

表演时重点指导学生在动物们的对话中领会句号、问号、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,再根据对话的提示语,体会这些动物们的心理变化和性格特点,读好语气,感受到动物们的内心世界,表演时适当加动作表演,展现出生动的画面。

表演后,讨论交流:为什么老牛说河水很浅,刚没过小腿,能过河;小松鼠却说:河水很深!还淹死过他的伙伴呢!不能过河。为什么同样一条河,老牛说很浅,松鼠说很深,它们是不是有一个在撒谎呢?

经过刚才的角色表演,同学们很快就自己比较出了,扮演老牛的同学长得高,扮演小松鼠的同学长得矮,所以,面对同样的一条河,不同高度的小动物就有了对河深浅的不同看法。所以明白了老牛和小松鼠谁也没撒谎。和老牛对比,小马的高度矮一些;和小松鼠对比,小马就会高很多,所以,河水对于小马来说是不深也不浅。

三、教学中注意做好德育渗透与安全教育。

重点抓住老马对小马说的:“孩子,光听别人说,自己不动脑筋,不去试试,是不行的。河水是深是浅,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。”这两句话,在指导学生感悟文本的同时,还渗透了德育和安全教育。通过设疑:“同学们,为什么老马不陪小马一起过河呢?是老马不爱小马吗?”经过刚刚的角色扮演,再结合一年级时学过的课文《自己去吧》一文,学生很快就答道:“因为,老马想锻炼小马,让它学会自己做事,能够自立。”同学们经过讨论体会到:老马教小马的话是有前提的,是老马知道河水是不会对小马造成危险的,所以才让小马自己去试一试。

从而懂得老马让小马学会独立做事,也是老马对小马的爱。由此引伸到父母放手是要我们自己学会独立,虽然在我们独立的路上父母没有在身边,但他们肯定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,默默地为我们担忧,所以在我们自己学会自立的路上包含父母对我们的深情的爱;另外,根据老马让小马自己去试河水的深浅的故事,我们还要明白不论做什么事做要注意安全:懂得并不是什么事都要试一试,凡事都是要在吸取经验、动脑思考,做出正确的判断之后再决定要不要去试一试,不可以盲目尝试。

纵观《小马过河》一课的教学,我从问题设疑到故事激趣引入,在指导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根据文中4种动物的特点指导学生们分角色朗读、表演课文的形式进行教学,再通过亲身表演,结合生活实际讨论后悟到故事所蕴含的道理:别人说的是不是对的,要动脑筋思考,并亲自试一试,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。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理解课文时趋向生活化、易于理解;再透过适时渗透的德育与安全教育,培养学生养成动脑思考的习惯,具有正确的情感和自我保护意识,寓教于情、于趣,使教学收到不错的效果,实现了立德树人的目的。

《小马过河》教学反思3

教学内容

小马过河

教学课时

第一课时

教学目标

1、认读9个生字,积累新的词语。

2、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
3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。

教学重点

1、认读9个生字,积累新的词语。

2、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
教学难点

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
教具准备

挂图、小黑板

教 学 过 程

一、谈话导入。

师:小马为什么要过河?过河时会遇到什么困难?结果怎样?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《小马过河》。

二、初读课文,认读生字。

读文

1、自读课文。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?

2、再读课文,画出生字,标出自然段序号。读准生字的字音,把课文读正确。(自读自悟中体会课文内容。)

3、同桌互读,互相纠正字音。

4、分角色朗读。

5、自由汇报读懂的内容。

6、师归纳。

识字

1、师:(出示生字)组词并讲认字方法。

2、注意个别字的读音。

3、自由认读后测读看谁记得又快又准。< ……此处隐藏8564个字……计,步步为营,达到预期的效果。石老师很注重研究教材、研究学生,课堂上尊重学情,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力,设计的问题能引起学生深入地思考。特别是在用“马棚、愿意、磨坊”等关键词语时把讲故事的学习支架搭好,让学生讲故事,自己讲,小组比赛读,全班展示讲等,课堂上语文味道浓浓的。写字的时间也充足,写字的目标落实的很扎实。

《小马过河》教学反思13

《小马过河》是一篇童话。讲的是小马要过河,但不知道河水的深浅。小马问老牛,老牛认为过得去;小马问松鼠,松鼠认为过不去。最后在老马的鼓励下,小马大胆去尝试,终于过了河。故事说明了遇事要“开动脑筋,敢于尝试”的道理。

这个故事中主要“人物”是小马,还有老马,老牛伯伯、松鼠。这些“人物”的语气、语言的感情色彩不同,老马是“妈妈”,说话该用亲切的语气。老牛伯伯是老一辈,朗读时声音要粗,语气稳重。小松鼠从树上跳下时讲的话,语气要急切。小马天真、有礼貌,读时要用适当的语气表现出来。指导朗读时,这些都要向学生说清楚。边展示边朗读,引导学生进入情境,教师要加强范读,给学生提供范例。接着再让学生分角色朗读。这样训练朗读,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故事中蕴含的美。

学生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之后,让学生记住老马、小马、松鼠、老牛的话,并想象当时的情境,进一步领悟“人物”的身份不同,说话的表情、语气也不同,然后鼓励学生加上动作和表情,把课文的对话“表演”出来。这样做,既能加深对课文的感受,又能激发阅读的兴趣。

通过这堂课,我感觉到教师在备课时,不仅要备教材,还要备学生。在课堂上,随时有可能发生教师意想不到的事情,教师必须有随机应变能力。

《小马过河》教学反思14

有人说:教师站得有多高,我们的学生就能看得有多远。因为,语文课我们留给学生的不仅是基础知识,更是一种对人生、对生命的思考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,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思考者,带着我的思考,走进文本,走进学生……课标中对低年级识字教学实施的建议是这样写的: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,是1-2年级的教学重点。课标中同时也提示了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理念,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体验,教给学生识字方法,教学手段应形象、直观、多样。这是我在备课之前、备课之中一直在反复思考的点。

《小马过河》故事叙述了小马为帮妈妈把半口袋麦子驮到对岸磨坊去,两次来到河边的不同表现及不同结果,说明了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,进行分析,勇于实践,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。为了创设一个和谐的氛围,让学生全面自由地发展,我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,营造民主、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,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究,勇于创新。

在理解本课难点时,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故事里蕴含的道理,而是让他们先各抒己见,然后再统一认识,这样既重视了孩子们的能动性,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也很有好处。在解决课后问题时,(小马从磨坊回来后会对他们说什么?)我让学生直接对我说,把我当成老马,我做出相应的肯定,那一刻我们彼此感觉特别亲切。学生很喜欢结合实际的拓展部分,当他们说不到点子上时,我随机举了个例子,取得了很好的效果。

在教学工作中,我们不难发现,学生的思维是最没有束缚的,是最活跃的,是无止境的。他们的脑子里装满了许许多多奇异的幻想,我们应该为他们插上想像的翅膀,让他们在创新的王国,自由地翱翔。

《小马过河》教学反思15

一、指导思想

以体育新课程标准为指针,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,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突破口,将日常生活体育项目引入课堂。并从学生的兴趣着手,让学生感受到活动的乐趣。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健身,在活动中合作,在活动中创新,在活动中享受、在活动中健康成长。

二、教材的分析与处理

(一)教材的分析:

主教材仰卧推起成桥是学生喜爱的技巧类体育项目,它能发展学生的柔韧、协调、力量等素质。仰卧推起成桥在三上时曾经出现过一次,学生对该动作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,一部分学生已经能单独完成成桥动作。本课旨在通过学生的练习,进一步提高学生成桥的动作,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。本课的次教材是游戏搬运接力,为了使整堂课连贯,统一,我删除了该教材,留下了更多的空间给学生,让他们自主创编学习内容,从而保证课的完整性。

(二)教材的处理:

1、营造童话意境激发学习欲望

本节课,我以童话“小马过河”为背景,组织教学。课一开始我简单的给学生讲述小马接受任务去磨房,途中遇河,松鼠与老牛的话让它不敢过河,只好回家问故事。在随后的教学中,紧紧围绕“小马过河”这个故事展开教学,从小马练本领(生活小游戏)、小马接受任务遇到大河(分组找位置)、小马想方法过河(用搭桥等各种方法过河)、到欢庆过河(放松舞蹈)都是在这个情境中进行的,使学生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参与学习过程,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,使教师、学生、教学内容融为一个整体。

2、弘扬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合作

本学年,我承担了校级课题“自主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”。为了更好的结合课题研究,我在设计本课时,特别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。从准备活动的生活小游戏,到基本部分的过河,结束部分的放松小舞蹈,我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创编,我只是提出活动的要求与注意事项。在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,我又十分重视学生间的互动合作,整节课都是在两人或两人以上的合作交流中进行的,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,又培养了学生间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。

3、挖掘生命内涵放飞学生心灵

儿童的灵性也就是学生的天性,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灵性的世界。儿童天生具有创造力,就看你教师有没有给他机会。给学生提供更多发展的空间,是我设计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砝码。在教学过程中,我在抓住主教材的同时,忽略了次教材,以留给学生更多的创造空间。我想,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,他们除了会将仰卧推起成桥呈现出来外,一定还会创造出各式各样的桥来。当然,过河的方法很多,除了搭桥过河外,学生们也一定会想出各种富有创造性的方法来,那时,只要从中选取几种适合学生特点,便于操作的过河方法来代替次教材搬运接力,我想,学生一定会非常喜欢,因为这是他们的自己的方法,这是他们合作的成果,这是他们创造的结晶。

4、巧设学习障碍练就生活本领

平淡无奇固然可使学生学的轻松,但往往也会使学生感到乏味。本课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,巧妙设置了学习的障碍,使学生在新需要与旧水平之间产生冲突,从而更好地学习。因此,在课一开始,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:“如果你是那匹小马,你能过河吗?”这个问题一定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,启迪他们的思维,他们会利用以有的生活经验去思考,去实践,甚至会将问题放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。这样将课堂与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,让学生在解决体育问题的同时,练就生活的本领。

5、巧妙设计场地活用体育器材

在场地设计上,我力求与故事情境相吻合,一条弯弯曲曲的“小河”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。而整堂课我只用了一种器材——体操垫,不管什么过河方法,都用这张小小的垫子,既做到了一材多用,又便于组织教学。

《《小马过河》教学反思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