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实用文 > 名言

写字的名言

时间:2024-05-22 13:36:58
关于写字的名言

关于写字的名言

在学习、工作或生活中,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名言了吧,名言是指一些名人说的,写的`,历史纪录的简洁而含义深刻动人的句子。究竟什么样的名言才是优秀经典的名言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写字的名言,仅供参考,欢迎大家阅读。

关于写字的名言1

1)凡学书者得其一,可以通其馀......北宋.欧阳修《试笔》

2)学书易少年时将楷书写定,始是第一层手。清.梁谳《学书论》

3)凡作字须熟观魏,晋人书,会之于心,自得古人笔法也。欲学草书,须精真书,知下笔向背,则识草书法,草书不难工矣。北宋.黄庭坚《论书》

4)古之善书者,必先楷法,渐而至于行草,亦不离乎楷正。宋.欧阳修《欧阳文忠公文集》

5)学书须先楷法,作字必先大字,楷书既成,乃纵为行书;行书既成,乃纵为草书。学草书者,先习章草,知偏旁来历,然后变化为草圣。学篆者亦必由楷书,正锋既熟,则易为力。学八分者,先学篆,篆既熟,方学八分,乃有古意。明.丰坊《学书法》

6)凡学书字,先学执笔......,若初学,先大书,不得从小。晋.卫铄《笔阵图》

7)古贴字体大小,颇有相径庭者。如老翁携幼孙行,长短参差,而情意真执,痛痒相关。清包世臣《安吴论书》

8)作书起转收缩,须极力顿挫,笔法既得,更多临唐贴以严其结构。清.梁谳《学书论》

9)若气质薄,则体格不大,学力有限;天资劣,则为学限,而入门不易;法不得,则虚积岁月,用功徒然;工夫浅,则笔画荒疏,终难成就;临摹少,则字无师承,体势粗恶;识鉴短,则徘徊今古,胸无成见。清.朱履贞《学书捷要》

10)初作字,不必多费诸墨。取古拓善本细玩而熟视之,既复,背贴而索之。学而思,思而学,心中若有成局,然后举闭而追之......清.宋曹《书法约言》

11)书法备于正书,溢而为行草。未能正书,而能行草,犹未尝庄语,而辄放言,无是道也。北宋.苏轼《论书》

12)旭常云:或问书法之妙,何得其古人?曰妙在执笔,令其圆畅,勿使拘挛;其次识法,须口传手授,勿使无度。所谓笔法也,其次在布置,不慢不越,巧使合宜;其次变通识怀,纵合规矩;其次纸笔精佳。五者备矣,然后能齐古人。唐.蔡希综《法书论》

13)初学字时,不可尽其形势,先想字成,意在笔前。一遍正其手脚,二遍须学形势,三遍须令似本,四遍加其遒润,五遍每加抽拔,使不声涩。晋.王羲之《笔势论》

14)若泛学诸家,则字有工拙,笔多失误,当连者反断,当断者反续,不识向背,不知其止,不悟转换,随意用笔,任笔赋形,失误颠错,反为新奇。南宋.姜夔《续书谱》

15)初学条理,必有所事,因象而求意。终及通会,行所无事,得意而忘象。故曰由象识心,象不可着,心不可离。明.项穆《书法雅言》

16)夫人工书,须从师授。必先识试势,乃可加功;功势既明,则务迟涩;迟涩分矣,无系拘踞;拘踞既亡,求诸变态;变态之旨,在于奋斫;奋斫之理,资于异状;异状之变,无溺荒僻;荒僻去矣,务于神采;神采之至,几于玄微,则宕逸无方矣。唐.张怀灌《玉堂禁经》

17)形者,其形体也;神者,其神采也。宋.袁文

18)形者,神之质地;神者,形之用也。是则形称其质,神音其用;形之与神,不得相异。南北朝.范缜《神灭论》

19)神即形也,行即神也。是以形存则神存,形射则神灭也。南北朝.范缜《神灭论》

20)夫神在形似之外,而形在神气之中。形不生动,其失则板;生外形似,其失则疏。故求神似于型似之外,取生意于形似之中。明.高廉

关于写字的名言2

1、自小多才学,平生志气高;别人怀宝剑,我有笔如刀。——《神童诗》

2、平生懒著书,书成亦快余。惊风日夜吼,随处足安居。——明·李贽《续焚书》

3、眉头无一事,笔下有千年。——宋·邵定《山中》

4、落纸惊风起,摇空见露浓。丹青与文事,舍此复何从。——唐·耿湋《咏宣州笔》

5、笔落惊风雨,诗成泣鬼神。——唐·杜甫《寄李十二白二十韵》

6、时时只见龙蛇走。——李白

7、飘若浮云,矫若惊龙。

8、人貌有好丑,而君子小人之态,不可掩也,言有辩讷,而君子小人之气,不可欺也。书有工拙,而君子小人之心,不可乱也。——苏轼《书论》

9、玄妙之意,出于物类之表;幽深之理,伏于杳冥之间;岂常情之所能言,世智之所能测。——张怀谨

10、若教临水畔,字字恐成龙。——韩渥

11、且其浩浩落落之怀,一皆寓于笔墨之际,所谓品高,韵自胜焉。——张沅《石涛画语录》

12、引笔奋力,若鸿鹄高飞,邈邈翩翩。

13、书,如也,如其学,如其才,如其志,总之曰如其人而已。

14、笔秃千管,墨磨万锭。——苏轼

15、拳要打,字要练。

16、欲书之时,当收视反听,绝虑凝神,心正气和,则契于妙。心神不正,书则欹斜;志气不和,字则颠仆。——虞世南《笔髓论》

17、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,代不乏人。论世者,慕其人,益重其书,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。——朱和羹《临池心解》

18、用笔在心,心正则笔正,笔正乃可法矣。——柳公权

19、得时不如得器,得器不如得志。——孙过庭《书谱》

20、夫书禀乎人性,疾者不可使之令徐:徐者不可使之令疾。——蔡邕《石室神授笔势》

21、古人论书云:一须人品高,二须师法古,是书之法,学者习之,故当熟之于手,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。德而熟之于身,书之于手,如是而为书焉。——《书法三味》

22、夫人灵于万物,心主于百骸。故心之所发,蕴之为道德,显之为经纶,树之为勋猷,立之为节操,宣之为文章,运之为字迹。——项穆《书法雅言》

23、如清风出袖,明月入怀。——李嗣真

24、龙威虎振,剑拔弩张。——袁昂

25、笔下龙蛇似有神。——张怀谨

26、书尚清而厚,清厚要必本于心行。不然,书虽幸免薄浊,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。——刘熙载《艺概》

27、凡善书画者,未有不品学兼长,居官更讲政绩声名,所以后世贵重。——松年《颐园论画》

28、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。——张彦远

29、书画清高,首重人品,品节既优,不但人人重其笔墨,更钦仰其人。——松年《颐园画论》

30、夫书者,英杰之馀事,文章之急务也。虽其为道,贤不肖皆可学,然贤能之常多,不肖者能之常少也,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!——朱文长《续书断》

31、立品之人,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。——王妤

32、字无百日功。

33、言,心声也;书,心画也。声画形,君子小人见矣。声画者,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。——扬雄《法言》

34、婉若银钩,源若惊鸾。——索靖

35、学书者有两观:曰观物,曰观我。观物以类情,观我以通德。——刘熙载《艺概》

36、无声之音,无形之相。——张怀谨

37、一点成一字之规,一字乃终篇之准。——孙过庭

38、书法不过一技耳,然立品是第一关头。品高者,一点一画,自有清刚雅正之气;品下者,虽激昂顿挫,俨然可观,而纵横刚暴,未免流露楮外。——朱和羹《临池心解》

39、学术经论,皆由心起,其心不正,所动悉邪。柳公权曰:心正则笔正。——项穆《书法雅言》

40、字要骨格,肉须裹筋,筋须藏肉,帖乃秀润生。——米芾

41、写字如画狗,越描越丑。

42、或寄以骋纵横之志,或托以散郁结之怀。虽至贵不能抑其高,虽妙算不能量其力。——张怀谨

43、字不可重笔,话不可乱传。

44、人品既殊,性情各异,笔势所运,邪正自形。——项穆《书法雅言》

45、书肇于自然。——蔡邕

46、喜即气和而字舒,怒则气粗而字险,哀即气郁而字敛,乐则字平而字丽。情有重轻,则字之敛舒险丽,亦有深浅,变化无穷。——陈绎曾《翰林要诀》

47、手与神运,艺从心得。其志一于书,轩冕不能移,贫贱不能屈,浩然自得,以终其身。——朱文长《续书断》

48、正书法,所以正人心也,所以闲圣道也。——项穆《书法雅言》

49、故书也者,心学也;写字者,写志也。——刘熙载《艺概》

50、云鹤游天,群鸿戏海。

51、龙跳天门,虎卧凤阁。

52、高韵深情,坚质浩气,缺一不可以为书。——刘熙栽《艺概》

53、览天地之心,推圣人之情,折疑论之中,理俗儒之诤。——赵壹《非草书》

54、凡人各殊气血,异筋骨。心有疏密,手有巧拙,书之好丑,在于心手。——张彦远《法书要录》

55、笔性墨情,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。是则理性情者,书之首务也。——刘熙载《艺概》

56、字怕练,马怕骑。

57、体象卓然,殊今异古。落落珠玉,飘飘缨组。——张怀声

58、项穆:书有三戒;初学分布,戒不均继知规矩,戒不活与滞;终能纯熟,戒狂怪与俗。

59、王羲之:字之形势不宜上阔下狭,如此则重轻不相称也分间布白,远近宜均,上下得所,自然平稳。

60、颜真卿:欲书先预想字形,布置令其平稳,或意外生体,令有异势,是之谓巧。

61、欧阳询:初学之士,先立大体,横直安置,对待布白,务求其均齐。

62、王羲之:分间布白,远近宜均。

63、蒋和:布白有三;字中这布白,逐字之布白行间之布白初学分布,皆须停匀;既知停匀则求变化,斜正疏密错落其间。

64、陈绎:疏处捺满,密处提飞;平处捺满,险处提飞;捺满则肥,提飞则瘦。

65、王羲之:分均点画,远近相须,播布研精,调和笔墨;锋纤往来,疏密相附。

66、项穆:人之于书,得心应手,千形万状不过曰中和曰肥曰瘦而已若书宜长短合度,轻重协衡,阴阳得宜,刚柔互济,犹世之论相者不肥不瘦不长不短为端美也。

67、张怀瑾:偃仰向背;谓两字并为一字,须求点画上下偃仰有离合之势。

68、王羲之:二字合为一体,重不宜长,单不宜小,复不宜大,密胜乎疏,短胜乎长。

《关于写字的名言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